500平台 - 500平台
500平台2023-12-31

二十大代表风采|李闯 :从“倒数第一”到“特战之王” 的逆袭******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题:李闯:从“倒数第一”到“特战之王” 的逆袭

  记者 李纯

  武警河北总队某部大队长李闯 的个人经历很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他新兵下连时5公里跑倒数第一,14年后却带队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获得总冠军 。如何有此转变 ?用他自己 的话说就 是:“从穿上军装那一刻起 ,我就抱定一个信念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量的积累必会有质的飞跃 。”

李闯进行专业学习。 江腾 摄李闯进行专业学习。 江腾 摄

  曾经 的倒数第一

  刚分到特勤中队时 ,李闯不仅身体瘦弱 ,身体素质也是最差的那个 。时隔多年,他依然记得那个下午,那次来队之后第一个5公里长跑测试,虽然拼尽了全力,但他还 是落在队伍后面,跑了倒数第一。

  从那时起,训练场上就多了一个“疯子” 。练体能 ,他穿着沙背心长跑10公里,后背磨出了血;练攀登 、索降,手臂 、迎面骨划伤10余处,他依然坚持完成所有课目;练射击 ,为提高射击的速度和精度 ,他每天坚持闭目出枪1000次以上,挂水壶据枪两个小时。一年的艰苦超压训练,李闯脱颖而出 ,成了班里首屈一指 的特战尖兵 。

  入伍19年,“苦练制胜本领,争做特战标兵”始终是李闯激励自己的目标 。除完成规定训练任务外,他另外给自己制定了加训内容:早上提前起床 ,小腿绑上6公斤 的沙袋做100个收腹跳 ,5组100米往返跑 、100米蛙跳,然后再随中队出操;上午与中队一起训练 ,利用训练间隙进行器械训练;晚上做100个俯卧撑,100个单杠拉臂,100个收腹 ,100个双杠撑臂。

李闯进行理论研讨 。 江腾 摄李闯进行理论研讨。 江腾 摄

  多年 的努力和付出造就了李闯过硬的军事素质。多年来 ,他摸索特种作战规律 ,认真研读《手枪特种射击》《野外生存法则》等书籍,总结 的“快速调整呼吸”“手枪快速换弹夹”“运动中击发训练法”等一系列特种训练方法被官兵广泛运用。不仅如此 ,熟练掌握攀登越障 、擒拿格斗 、多能射击 、近身搏击等10余项特战技能的李闯 ,“打造出了一群无所畏惧 的‘钢铁硬汉’ ,锻造出了一批‘格斗专家’‘突击精英’‘狙击能手’‘行动专家’等身怀绝技 的特战尖兵”。

  “我们的成绩和荣誉都 是队长带我们一路闯出来的。”平时,队员们称李闯为“闯队” 。正是凭借一股不服输 的闯劲,这位曾经 的倒数第一已成长为“特战尖兵”中的“标兵”。

李闯组织射击教学 。 江腾 摄李闯组织射击教学 。 江腾 摄

  “特战之王”决胜国际赛场

  2015年9月21日 ,李闯带领5名特战队员代表武警河北总队参加武警部队第二届特勤分队比武。这次比赛,他们从33个分队中脱颖而出,取得团体总分第一、狙击专业第一、侦察专业第二名的成绩,团队被誉为“特战之王”。

  2016年,“巅峰”特勤分队尖子比武竞赛的号角吹响,李闯再次带队参赛。此次比武科目以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的原则设置 ,旨在检验特战队员遂行实战任务 的能力。5天4夜持续作战 ,李闯与队友们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斩获总队组第一名 ,续写了“特战之王” 的辉煌。同时获得了参加“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的“入场券”。

李闯指导狙击训练 。 江腾 摄李闯指导狙击训练 。 江腾 摄

  经过几个月 的备战 ,2017年5月 ,李闯带队出国参赛 ,与来自12个国家 的32支代表队展开激烈角逐 。初到他国,除了美不胜收 的异域风景 ,更有对环境 的陌生 。“参加国际级别的比武竞赛,面对12个国家 、32支代表队,我们就像 是初来乍到 的牛犊 ,”李闯回忆说,“可是我们同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敢打敢拼 的劲头。”

  小组赛第一个科目是“背水一战” 。前一天晚上,李闯拿到比武规则后,就与带队人和翻译官共同研究分析。比武科目刚开始 ,一切都很顺利,然而化学桶在距离终点100米处滑落在地 ,被扣了分。第一个项目结束时,队员们都累得瘫倒在地 。李闯一边鼓励大家“别灰心,上午丢掉的 ,下午夺回来”,一边反复研究调整战术和人员分工。

  下午的科目 是“死亡奔跑”,李闯反复预测各种突发情况 ,如何采取相应对策,然后将心得分享给大家 。队员们翻越高斜墙、攀大绳 、爬网墙、钻泥水低桩网 、穿Z形水沟……“第一名”的成绩一宣布,队员们拥抱在了一起 。在高手云集 的赛场上,中方参赛队最终取得了三个科目第一、一个第二 、一个第三 ,一举斩获总冠军。

  回国后,李闯和战友们又马上投入到新 的备战集训中。

  “这次国际特种兵比武给了我们许多启迪 ,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许多问题 ,打铁要趁热。”无论是高温酷暑还是暴雨滂沱 ,李闯每天都进行着超越身体极限 的高强度训练 ,将在国际比武中 的所思所想融入每天的训练中 ,以严于实战的标准要求自己 。(完)

500平台

广东“文物医生”李涛 :妙手匠心让文物起死回生******

  中新网广州11月21日电 题:广东“文物医生”李涛 :妙手匠心让文物起死回生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在纪录片《南粤工匠》中 ,一件残破不全的清朝光绪年间书法名家作品 ,摆在了2021年“南粤工匠”称号获得者、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有机文物修复组组长李涛 的“手术台”上 。由于在岭南乡间民宅尘封百余年,该作品上的字迹如同断了线 的珍珠散落开来。这件让很多人一看无法挽救 的书法作品,在李涛手中却有了起死回生的可能。

  “判断文物材质、区分病害类型、计算病害程度、绘制病害图等,通过设计一套完整 的‘治疗’方案 ,确保每一步都‘药到病除’ 。”确立了方案后,李涛开始了修复“手术”,棕刷、排笔、糨糊等工具轮番上阵 ,染 、刷、推、压、刮等技法一一上场 ,使得原来破损的文物焕然生辉,零圭断璧重回连城之价 。

  纪录片《南粤工匠》11月18日在珠江频道首播,首集讲述了文物修复师李涛 的匠心故事 。日前 ,李涛在广州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李涛看来 ,除了本身技术要过硬 ,跨学科合作也是南粤工匠突破自我 的体现。他说 :“文物修复与保护本身就是跨学科 的综合性工作,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既有生物学博士 ,也有化学、材料和仪器分析等领域的专家。很多修复方案制定前,需要对文物的保存情况进行鉴定,用专业设备检测文物主要构成成分 ,内部结构 的损伤程度等 ,才能进一步‘对症下药’。”

  李涛经常打交道的书画文物 ,主要 是以纸张 、画绢为材料 的书写、印刷和绘画作品 ,其本体为动植物纤维类有机物质 ,容易受到环境 的影响 ,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以及氧气、酸和碱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书画文物的寿命 ,导致出现发黄、褪色 、机械强度下降,甚至出现粉化等现象;此外 ,这类书画文物还 是昆虫、霉菌最爱光顾的“营养基”。

  因此 ,每一件文物艺术品进入广东省博物馆库房前,都要进行消毒杀菌 。“不然,库房内其它原本‘健康’的书画文物会一起遭殃。”近年来,李涛接到的“病号”种类越来越广泛,除了狭义 的古代书画外 ,还有地契 、中外古籍、隋唐写经、圣旨诰命等 。其所修复 的藏品质地,也可以细分为绢本 、宣纸和机械纸等许多类型。

  作为古今的“摆渡人”,文物修复师要常怀敬畏之心 ,李涛常告诫自己 :“你做过 的东西,能不能经得起后人推敲 ,能不能经得起时间 的检验。”

  “我们经手的文物都有附带一个修复档案,详细记录了修复时间 、技法 、原材料等信息。”李涛希望,在有生之年,其修复过的文物依然保存完整,“那将是对我职业生涯的最大肯定”。(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平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