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新春走基层)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中新网阿拉善1月17日电 题: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都得收拾干净了 ,新年要有新气象 。现在我们守边 的条件越来越好 ,商店、卫生室、图书室 、快递投放点,应有尽有 ,新的一年一定会更好。”李文娜一边收拾“职工小家”一边说 。
兔年将至,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民警徐乃超和妻子李文娜早早起床 ,“90后”夫妻俩将警务室和“职工小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用特有方式送上新年祝福。
图为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举行升旗仪式 。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2022年年初,为了稳边固防 ,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决定在边境前沿建设抵边警务室,徐乃超得知情况后,主动申请前往一线 ,这也得到妻子李文娜 的支持。
事实上,从警14年 ,除去去非洲利比里亚维和 的一年,徐乃超一直在荒原戈壁摸爬滚打,行走在守边戍边和堡垒户之间 。他与李文娜从恋爱到结婚,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超2个月。
作为一名辅警,以及一名移民管理警察警嫂 ,李文娜承担着工作和生活 的重任,也承受着与丈夫的长期分离。“他要去茫茫戈壁屯垦戍边,我们见面机会更少了,索性就决定跟他一起去。”
图为徐乃超和李文娜 。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一片天,一条路 ,五间砖房支口锅 ,两人一狗一台车。就这样,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正式成立。
警务室驻扎在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查汉扎德盖嘎查 ,周边交通信息闭塞,大漠戈壁纵横 ,气候环境异常恶劣,人烟稀少。
初来乍到 的徐乃超夫妇需要对3145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103公里 的边境线踏查走访 ,熟悉管辖区里的一切事务,担负着治安维稳和边境管理工作任务 。
“这里生产生活极度不便,我们吃水需要到15公里之外拉,警务室方圆30公里,仅有8户27人。”徐乃超说 。
图为夫妻俩打扫“职工小家” 。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为更好地服务农牧民 ,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在戍边夫妻警务室成立了“职工小家”,成为联系边境地区干部职工、开展帮扶服务的前沿阵地。
“职工小家”位于中蒙边境线附近, 是内蒙古距离边境线最近 的“职工小家”。
浇树、喂羊 、剪驼绒……“职工小家”成立后 ,徐乃超 、李文娜开始开展帮扶服务。经过朝夕相处,夫妻俩很快掌握了当地 的基本情况,完成了从“外来客”到“贴心人”的角色转变 。
图为夫妻俩打扫“职工小家” 。 阿拉善盟公安局供图“额吉,这是我从旗里给您带的药,记得按时吃。”
“叔,剪羊绒人手不够,您就说 。”
……
年逾古稀 的敖云高娃患有慢性疾病,李文娜就用医学知识为老人义务辅助理疗;牧民巴图孟和家中人手不够 ,夫妻俩就与他结成帮扶对子 ,定期上门开展义务劳动 。
由于生活不便,夫妻俩又先后又申请建成党员E站 、救助站 、商店、快递点等 。
“这里配备了图书、医疗器材 、生活物资,成了农牧民 的集结站。”李文娜说 。
在牧民眼里,“职工小家”已经成为他们眼中 的第二个家 ,一个处处体现温馨 、凝聚民心的温暖小家。“这里就是我们牧民的娘家,有啥急事难事 ,首先就要来这里寻求帮助。”牧民恩图格日勒和乌仁说 。
“我今天巡查了23公里边境线 ,一切正常。”
“徐警官 ,边境线附近有一辆外地车辆,你快过来 。”
……
“其实 ,我们 是和牧民们一起在守边疆 。”徐乃超说,农牧民在收获民警夫妻关心关爱的同时,也在尽心尽力地帮助守护边境安宁。
戍边期间 ,夫妻俩每天都体会着戍边工作 的乐趣和充实 ,他们还救助了一只腿有残疾 的大型贵宾犬 ,取名“李富贵” ,成为生活中 的陪伴 。
在徐乃超和李文娜看来 ,边境 的安宁,牧民的需要,就是他们坚守 的动力。
新的一年,徐乃超、李文娜夫妻二人依然行走在祖国 的边境线上 ,用心守护安宁 ,用爱诠释责任,在维护边境稳固 的同时 ,也收获着幸福、赞誉和感动。(完)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今天(12日)召开,会上首次发布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 ,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 此次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利用了20多年海洋地质调查实测 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 ,创新提出了符合中国海域地质条件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方法与适宜性评价方法,首次系统 的评价了我国海域三个级别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袁勇 :我们主要是针对我国海域18个主要沉积盆地进行了评价,预测我国海域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有2.58万亿吨。具备一个是地壳稳定性好,第二个 是地层 的厚度大,第三个构造地层圈闭多 ,这样的话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潜力就会相对比较大。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就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直接注入至地下800米到3500米深度范围内的陆上或海底咸水层,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措施。(央视新闻客户端)
|